12月15-16日,受自治區科技廳委托,廣西科技經濟開發中心組織專家對由我院牽頭的“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鑒定與保存”等10個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項目進行會議驗收,孫健副院長出席驗收會。
會上,院科技處副處長劉開強代表“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鑒定與保存”項目組匯報了專項主要研究內容、考核指標完成情況、主要研究成果、經費使用情況等。
專家組聽取了匯報,審閱了相關資料,經現場質詢與討論,認為項目收集一批農作物種質資源,開展鑒定評價和編目保存,挖掘出一批我區的優異農作物種質資源,對促進農業科技原始創新和現代種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項目完成了合同約定的考核指標,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驗收。
項目在廣西111個縣(市、區)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5165份,參照《農作物種質資源技術規范》等鑒定評價10227份,鑒定評價出優異種質資源6059份,編目入庫(圃)保存11466份。建立和完善種質資源圃33個,開發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信息網等綜合性共享平臺1個,開發微信公眾號1個;開發水稻、玉米等種質資源專業性共享平臺2個。利用收集的種質資源自主選育荔枝新品種“桂早荔”和芒果新品種“桂熱芒3號”2個,并通過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。出版科技專著13部;獲授權專利17項,其中發明專利3項;獲軟件著作權15項;制訂技術標準5項;發表論文45篇,其中中文核心28篇、外文期刊3篇、SCI1篇。
科技處 李博胤供稿/供圖 劉開強審核
責任編輯:薛臣藝